Jater 和 胖花瓜

林道起點

回到紛擾的人群裡,山影變成幻影載浮載沉,就怕一顆擲石打花了倒影般的昨日,為此,一再對山的嚮往是這樣造成的嗎?

谷中零下八度的凜冽竟不比城市裡的風寒,台北的冷刺不進骨子,冷不是冷,卻覺得冷。

離開的時候已開始捨不得了,那種踏實的呼吸,以及身處一群人內為行走與生存而緊緊交織的互信關係與使命感。城市裡的生活竟麻痺了最純粹的東西。


***

火床的餘溫留在隔日,我依然想像我們八人相依為命的渡著日子,再小的事都該為彼此牽掛。


車子駛過林道的起點,回到總是煽情的花蓮。其實大家都該回去各自的生活。

整理

親愛的胖花瓜:

我們的旅程已進入尾聲,如你所說,這是一個深刻的山旅。
想起一步步實踏著泥土的雙腳,微妙的平衡在趾尖傳到小腿,經過緊繃的膝蓋到沉重的腰際。在山裡走的每一步都是踏實。這路有上一次的足跡,卻難以想像你走在身後的樣子。

忘了一個人的實體,淪落得只能借用失焦的影像來揣摩當下,一種新的氣味與聲音,卻都不是你在這裡的樣子。但你卻又是無所不在的。

布干南稜上鑲嵌著一座座草原凹谷,舉頭皆是最絕倫的大山,大海是白色的。
我們在陽與雪間穿梭,遠方來的風鞭著臉頰與耳際,催促著人們不許駐足太久,每一片美麗都因風而短暫。

阿波蘭水池旁,營火溶化了剛落在肩上的雪珠。風睡了,我們都醒著。黑暗的稜線在週圍俯視,把夜的深藍劃成一個圓,還有誰灑下滿天孤獨的星,月亮還沒升起。夜夜都有你所知的歌聲繚繞。

走在哪一片苔階上,有那麼一刻我驚訝到,自己不曾這樣全心全意的爬山,失去了學生與工作的身分,人生中好樣是第一次如是空白的。也慶幸自己暫且不需為衣食所苦,能恣意的一頭潛下最愛的山。生活能只因山事而起伏,上山、下山,下了山在準備下一場。這段時日,像是走進一間間陳亂的房間,翻出老舊的物品,再一一歸好整理。回憶不免湧上,卻也在重新檢視的過程中得到一段段新的山旅、自己和夥伴。原來每次爬山都帶回滿滿的寶藏,且每次都不一樣。

親愛的胖花瓜,依然我為尋找山中小徑而激動,為溪底的湍流而嚮往,也依然為山裡的人們而喜樂憂愁。

但我更激動的,是踏上古道時錄下第一刻人們的歡呼,想一頭衝上擁抱前方的俊強,而家芸在後偷偷看著新康流淚。溪流的湍急訴說荒唐勇猛的時日,卻是那樣得時日把我們都變的更沉著,內斂且多慮。而對山裡的人們,執著好友常相聚首的意念已不具意義。都同樣是夥伴兩字的純粹。

將視線自下一個腳點移開得那一刻,抬起頭,漫漫林道上鋪滿青綠色的毯,毯上闊步著鮮色背包的人影,倒映在青青林子裡。有時候,我已經分不清過去與現在。後來我得到的是最純粹最無言的滿足,不再前去為汲營過往春秋而爬的山溪。

那峰巒疊翠,雲湧的山溪啊,更依然依然的不為所動。我終於是在學山一般的沉靜,靜看現在所發生的事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 Jater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2014,1,19 下午, 中平林道35k工寮




翻開一頁馬布谷


親愛的胖花瓜:

這是最後一片樹林遮天,盡頭是灰色的天空,停滯的雲霧瞬間擴散,風勢漸大,林間的縫隙中隱隱可見紅屋頂的馬布谷山屋;屋頂覆著銀靄靄的白雪。銀靄靄的雪,是憶的白骨。

屋裡有一個留言本,保留了十多年來駐足於此的山客心情。我看到那年,建誠剛自哈伊拉羅歸來的筆跡,你我所知那最意氣風發的年代;以及旨价抱著皮肉綻開的手掌,一行人自九華丹大的夢裡清醒。過去,都在這裡凍結,時間未曾來過。

是時間於我,才能有感山中歲月浮沉,才發現筆記本裡泛黃老皺了的紙。

霜雪落在山下人間冷暖,即使凍融也成碎水,滲入城土,與紛擾的河水合流,流入陳舊的人海。

早已,連白骨也成灰燼,稀釋在城市濃密的風裡。

***

馬布谷的夜,算是暖的。正夜時分,月光閃爍了屋外木板地上的冰晶。
2014年冬天,我和一群新的夥伴也正寫著一頁,準備送入總無言山裡。

回憶與當下輾轉難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Jater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14,1,14  




01 Jan 2014

01 Jan 2014
    親愛的Jater,
 
    時間悄悄地又跨進新的一年,
    一個人靜靜坐在午後的庭院裡,
    看一群特大號的麻雀在草叢中翻找食物,
    看迷你風車在樹上輕輕地傳啊轉。
    然後幫Anna把麵糰打發,製作西西里風味的貝果。
    也幫他用Skype打給他在義大利的姐姐。
    現在坐在餐廳裡寫blog,餐廳是家裡有大桌子的地方。
    這是我今年的第一天。
    我是幸運的,因為不用困在某間又貴又寂寞的單人套房裡。

    過去的三個月,我支身到了海的另一邊,
    美其名是要把論文完成,但更重要的是要追尋未來向前的動力。

    在異鄉生活,多了很多思考的時間。
    或許是因為離社辦遠了,我因此能沉澱過去在山上經歷。的風風雨雨,
    會去重新省思由過深潭的風險。
    也單純去回味如何控制上坡的步伐,如何讓力量從腰到腳在抓住泥土。
 
    或許是因為離台灣遠了,我因此能想起那些細小卻美好的片段。
    是騎車穿過兩旁開著檳榔花的小路;
    是在某間小廟前跳舞的身影;
    是夕陽把老街的騎樓往路的盡頭延伸;
    或是一座依著大山卻又看的到海的都市;
    偶而也想起在永康街漫無目的遊走的時光。

    比起研究上些許的進步,我想我確實在其他層面得到了一些啟發。
    旅行的目的是為了某天回到當初出發的地方
    而流浪則是為了尋找一個新的歸宿
    但有時候 不斷流浪的人也會有"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"的感慨吧。

    跟前幾個禮拜不一樣
    我今天以為我確實是在旅行的,盡管我這三個月都在同一個地方......
    當我得到越來越多值得我回家的答案,我越覺得這段旅程是有意義的。
    原來旅行時,四處奔波不一定是必要的,當然它有時候會很關鍵。

    我很記得,當你從拉脫維亞到Krakow,再輾轉到維也納時,
    你說,在很多方面,台灣的條件並沒有比較差......
    我表示同意卻另一方面思考台灣很多東西的確不夠好的事實。

    這三個月,在Monterey一些無意間的對話讓我發現,
    在台灣很多東西只是差在還不夠成熟,
    從攀岩的環境,登山的搜救,老闆管理員工的態度,政府選才的方法等等皆是。
    要讓如何他改變我現在是鐵定不知道的,
    但唯有開始去試著改變它時,才可能找出方法不是嗎?

    親愛的報囉
    你仍然像在歐洲時有說不完的故事想說嗎?
    若真的能成為一個說故事的人, 很好吧!
    因為聽故事很幸福,就像小時候要睡覺前一樣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胖花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