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ter 和 胖花瓜

現代土耳其人的秘密


在國外常常有人問:what's your religion? (although it may be a little bit impolite to somebody..)

反應多是:.... maybe Buddhism.., I think, but is kind of different...
就我所知,我會追思祖先,拿香拜拜;本質上像佛教,運作上是道教。可他們通常只知道佛教,又因為,身為一個東方人,這樣的回答已經能讓他們滿足了。

我在思考這個問題。

Fulya Beria 信回教,但他們不祈禱、不避酒、吃豬肉 (她的第一次豬肉是我提供的,隔天拉肚子之後就誓言不再偷吃...但我沒告訴她其實我也拉肚子...)Fulya告訴我,要落實他們的信仰於現實生活上極為不便,在學校城市交通間流動,一天祈禱五次實在強人所難(祈禱前還要梳洗),漸漸的其他教條也都逐一放寬。這並非甚麼大不了的事,她們的媽媽叔叔阿姨們知道豬肉事件之後都只有大笑幾聲,而我本來以為這將是個祕密的。

這真是件有趣的事,但卻也發生在自己身上。

就一個"完全"的道教信者來說,初一十五要拜拜,過年要用鞭炮和香火迎神迎春,清明節要掃墓上香,中元要祭好兄弟...。深植在腦中的觀念多維繫在那白煙繚繞和燻黑的木樑間,這種土身土長的觀念完完全全變成我的一部分。這種強度就好像當一縷煙香飄過來,就可以給站在里加聖彼得教堂旁的我一種安定與熟悉,甚至會懷疑裡面放的是觀音像。

然而我其實和那些土耳其朋友一樣。我們家過年只拜一次(有時甚至不拜),清明節沒掃墓,中元也沒有拿祭品獻給好兄弟,更別說每逢初一十五的祭拜。媽媽總說隔壁的麗霞阿姨"很會拜拜",每次都送我們一堆神明享用過的食物。

我想問題應該從這開始。宗教的體現僅於如此嗎?
對一般人而言,要理解教義實在太嚴苛;要讓最原始的精神流傳到廣大的民間、長遠的子孫,根本不可能,不同時代的人們用自己的經驗與想像,修改他們所理解的宗教,最後有"屬於自己的信仰",各種同行異態於千百年間停留在每個時代。這很好理解,初衷本來就容易改變。各種宗教皆如此,發源於根,最後像大樹一樣茁壯,並且交織著縝密的樹枝,每根樹枝上都是茂密的葉子,有枯葉也有嫩芽。

對於自己的觀察,我似乎把宗教視為一種儀式的展現,卻也在鄉愁的地方變成一種理所當然的安定。可奇怪的是,在虛弱時候,不會找尋宗教的慰藉,不會要求媽祖、關公、或佛祖予我一個答案。更多的時候我想到的卻是 Morrie 說的話,和其他任何事物的啟發。

土耳其女孩說,他們並非那麼虔誠。我是嗎? 從來沒想過虔誠這回事,雙手合十的時候,閉上眼睛是因為沒由來的安定,並非意圖驅使,卻總是如此。

相較於虔誠,我想到另一個更適合的字:傳統。我喜歡傳統,那代表老人們的智慧,還有總說不完的故事。
我懷疑,是不是把傳統跟宗教搞混了?


五千年之後,有一個歷史學家將會這樣描述:21世紀之後,人們乘著科技的船,航向一個與過去截然不同的世界。其中一個巨大的改變是,他們漸漸不再用儀式取悅神明,並且解開了宗教枷鎖的束縛與禁忌,只剩宗教的精神分散在各種人的腦中,各種人用他們的話再訴說給各種人,大家都有自己屬於的 "信仰"

宗教、傳統、信仰
Religion    Tradition     Beliefs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